第四十九章-《大唐不良人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1/3)页
    冬日阳光浅倦,让人恨不得在自家小院里,眯眼睡一觉。
    长安一片生机勃勃。
    朱雀大道,人流熙熙攘攘,贩夫走卒,各国商旅,高门大姓家中仆役,或是宫中贵人派出的采办太监。
   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。
    在这片海中,如鱼一般,各自游向归宿。
    没有人意识到,平静下的长安,正爆发着一场冲突。
    做为大唐帝都,冲突每日都在上演。
    然而这一次,尤其激烈。
    贩夫走卒或许不知,但东市里游走的关陇贵族,高门大姓,消息灵通者,已经知道了朝会上发生的事。
    一张张脸,或年轻,或老成,或男人,或女人,无不惊讶、震撼、兴奋的传递着自己所知道的事。
    “听说了吗?今日朝会右相李敬玄与都察寺寺卿王知焕,联名弹劾新晋开国县伯,乖乖,有一百多位官员站出来一起弹劾,声势浩大啊!”
    “一百多位?这么大声势吗?本朝还是第一次听说。”
    “对了,被弹劾的开国县伯是哪位?”
    “开国县伯你都不知道?你是新来长安的吧?”
    说话者满脸鄙夷的用眼角扫向提问者。
    “开国县伯,就是上个月从蜀中返回长安的,征吐蕃副总管苏大为啊!”
    “啊,居然是他!”
    “知道厉害了吧!嘿嘿……”说话者洋洋得意,一脸我有内幕消息。
    “那这位苏大为,做了开国县伯,怎么还有人弹劾他?这爵位不低吧?”
    “何止是不低?自圣人登基,这是独一份!”
    说话者得意的吹嘘道:“苏大为征吐蕃后,圣人命其在蜀中治疫,上月返回,圣人亲自下旨,于朱雀长街唱名夸功!你当时一定不在,没看到那热闹,人山人海!”
    这话说出,附近十几人顿时被吸引过来。
    有些人连生意都不做了。
    “老兄,你说说,这开国县伯究竟做了什么事?有何功绩,为何会有那么多官儿弹劾他?”
    “我方才见到好多宫中太监策马狂奔,怕不是好兆头吧?”
    “谁说不是呢。”
    吐消息的中年人,挤了挤眼睛,挤出一脸悲戚状:“我这消息也是听在宫中当值的二大爷的隔壁阿弟的侄儿小王说的,切不可传出去。”
    “自然自然,快说快说!”
    四周一边催促声。
    声浪掀起半天高,把人吓了一跳。
    放眼看去,四周不知何时竟聚拢了上百人。
    黑鸦鸦一片。
    好在透消息的人胆气也壮,不但不觉害怕,反而来劲了。
    他撸起衣袖,脸色兴奋的涨红,唾沫横飞道:“不瞒诸位,这消息,也就我这等人才配知道,算是独一份了!”
    “大兄若是说得好,我等请你吃酒!”
    “好!”
    中年汉子一拍大腿:“我这消息是听宫中当值二大爷隔壁阿弟侄儿小王说的,要是有事,你们直管找小王,切莫赖我头上。”
    众人一齐黑了脸,心想好家伙,这九曲十八弯的关系。
    多半是怕担干系。
    这人看着粗豪,不过心思倒是多。
    “放心放心,我等只想听故事,绝对没有那等无赖贱种,不会有人去告发的。”
    中年人一拍大腿:“哎呦,那我可就说啦!”
    “快说啊你!!”
    围观者已经有人举起沙钵大的拳头。
    中年汉子这才挺起胸膛,手舞足蹈的比划道:“这苏大为献名夸功后,圣人与武后封他为开国县伯,有还有意任他做兵部尚书。”
    “啊!”
    四周围观者一片哗然。
    不少挑着担子经过的小贩连担子都抛在一旁,踮起脚尖,伸长脖子听汉子讲话。
    还有一群牵着骆驼经过的胡商,也听得两耳竖起,两眼瞪大,忘记了赶路。
    骆驼在一旁无聊的嚼着干草,发出吭哧的鼻息声。
    “那苏大为我听说过,最多不过三十上下,居然就任兵部尚书?这只怕是开国大将才有的荣誉吧?就像那个李……李……”
    “你说的是卫国公李靖李药师吧?”
    “对对对,还有那个英国公李勣!”
    中年汉子一拍大腿。
    四周传来一片嘘声:“卫国公和英国公任兵部尚书时,年纪可都不轻了。”
    中年汉子被人捉虫却是面无惧色,狠狠一拍大腿道:“对啊,这位开国县伯,那岂不是比英国公和卫国公都厉害!这人是有大本事,大运道的。”
    看他那么用力拍腿,围观者都有些担心他把自己腿给拍断了。
    不过对于他的说法,大部份人还是认可的。
    以年纪而论,那开国县伯若真做了兵部尚书,说是超过了英卫二公,也说得过去。
    “既然如此受圣人器重,怎么又遭百官弹劾了?”
    “说起这件事,那可就不得了,了不得了!”
    中年汉子撸了撸袖子,扫视一眼全场。
    看到围观者越来越多,心跳加剧,口干舌燥,全身的血都涌上头。
    什么禁忌,什么管住嘴,那都是不可能的事。
    俗话说人来疯,又叫做好面子。
    他这辈子都没被这么多人如此关注过。
    一时上头,眉飞色舞,手舞足蹈激动道:“我这是听二大爷隔壁阿弟侄儿小王说的,这苏大为,居然在含元殿上拒绝了圣人的任命。”
    “什么?”
    “还有封官都不要的?”
    众人又是一片哗然。
    兵部尚书啊,满大唐,能称尚书者,一只手都数得过来。
    这么大的馅饼掉在眼前,还有人会拒绝?
    怕不是个傻子吧!
    “换我我一定会接了,这么大的官儿!”
    人群中有人大喊。
    结果换来一片轰笑。
    “就你?也不撒泡尿照照镜子,想当官下辈子赶早吧!”
    “投胎是个技术活,你以为人人都有开国县伯那样的运道。”
    一番笑骂,有人大声喊道:“你说了半天,还没说到开国县伯为何又遭百官弹劾!!”
    “这就说了,这就说了!”
    中年汉子一拍大腿:“昨晚你们听到动静了吧?我听二大爷隔壁阿弟侄儿小王说,昨晚开国伯府上的人,居然冲撞了都察寺的衙门。”
    “冲撞了都察寺?”
    围观听热闹的百姓一下子脸全黑了。
    在长安这几年,谁没听说都察寺的名号。
    那可是能让小儿止夜啼的可怕存在。
    据说收罗了一大批异人。
    还有的说,都察寺全是一群怪人,喜好剖尸,研究些可怕玩意。
    还有人传说,都察寺专抓无家可归的流浪汉,抓进去,就用数十种酷刑伺候。
    就连传说里吃人不透骨头的那些妖物,诡异,进了都察寺的手,也要被切成碎碎的零件,拆散了去研究。
    对于长安百姓来说,那些穿着黑袍,终日行走在黑暗下都察寺的人,一个个仿佛幽灵鬼魅一般。
    诡异如何恐怖,大部份人没见过。
    可都察寺的吊诡传说,那可就多了去了。
    中年汉子一拍肿胀的大腿,刚想继续说,只听一片尖叫怒吼,四周人群如风卷残云般,狼狈逃蹿。
    四周烟尘滚滚,竟是转瞬间做鸟兽散。
    原地只留下不知是谁的破鞋,破碗,还有一匹无主的骆驼,干巴巴的嚼着草料,瞪着无辜的眼睛,呆萌的看着中年汉子。
    “直……直娘贼,老子话还没说完呢。”
    中年汉子手举在半空中,一脸呆滞。
    ……
    茶香袅袅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