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77章 战略方向-《山海无限镜花缘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但想过境金陵北渡亦非易事,金陵城外围有许多寨堡,这些寨堡的历史最远可以追溯到五胡乱华时期。

    那时候江南士族忧惧北方游牧民族南下,纷纷斥巨资修筑防御堡垒。

    后来天下一统社会趋于稳定,但是寨堡却没有荒废,反而成为大地主们的私人城堡。

    王家寨是一座寨墙高耸的城堡,仅有东西两门,东边山岭绵延险峰不少,西连金陵城郭,乃是过境金陵的必经之路。

    王家寨百姓世代务农,兼以狩猎补贴家用,祖上乃是北方南迁的大户,因而此地民风甚是彪悍。

    自从徐敬业扬州起兵以来,山野百姓市井小民皆认为战事会久拖不决,有不少百姓拖家带口争相远离扬楚二州,王家寨就聚集了不下一万余逃难的百姓。

    王家寨内此时到处搭建着窝棚地铺,向阳处也挤满了躲避兵荒马乱的穷苦人家。

    在普通百姓看来王家寨是个好去处,此地山岭间獐子兔子数量众多,此时又是夏秋时令,树上挂满了野果,即便不事生产也能填饱肚子,还能躲避徭役租赋之苦。

    来到此间的百姓皆以为这是世外桃源,大多想在此地定居。

    但是让逃难到此的百姓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,好日子没过上几天,便有王家寨的人强拉青壮编练土团。

    凡是有不听从王家寨命令者,皆被斩弃尸荒野,在这样强力的镇压下,一万余百姓只能逆来顺受。

    而王家寨便多了一支三四千人的青壮队伍,加上王家寨原有的本家寨丁,可战之兵居然达到了八千人。

    被王家寨鱼肉欺压的百姓中有一户人家乃是润州大户,润州司马刘延嗣之子刘俊。

    扬州军攻占润州之前司马刘延嗣就预感润州城小难守,先一步把家眷亲族迁出润州。

    果不其然,扬州残兵一战而下润州,不但俘虏了刘延嗣,还将领兵救援的曲阿县令尹元贞击溃擒杀。

    刘俊原本打算依照父亲的命令举家迁往金陵,不料在王家寨歇息之时被裹挟挟制。

    作为读书人,官宦之子,刘俊深感震惊。

    金陵乃是大邑,然而就在距离金陵城不到六十里的地方居然还有占山为王的草寇,不但人数众多武器甲胄也不差。

    难道王家寨是想谋反?还是王家寨和扬州叛军有联系?


    第(3/3)页